木蜡油属油性木器漆的一种,木蜡油是植物油蜡涂料国内的俗称,是一种类似油漆而又区别于油漆的天然木器涂料。
木蜡油效果
木蜡油作用原理:木蜡油中的油能渗透进木材内部,给予木材深层滋润养护;蜡能与木材纤维紧密结合,增强表面硬度,防水防污,耐磨耐擦,这样的黄金组合给木材提供了为出色的养护和装饰效果。
木蜡油的使用效果:木蜡油能完全渗入木材,因此和有漆膜存在的传统油漆在外观上截然不同,表面呈开放式纹理效果,不同的木料能带来不同的真实触感,而且可以局部修复和翻新而不留痕迹,施工也非常简单,只需涂擦一到两遍,非常适合DIY,同时也不会对施工人员的健康造成损害。
通常我们所说的天然橡胶,是指从巴西橡胶树上采集的天然胶乳,经过凝固、干燥等加工工序而制成的弹性固状物。天然橡胶是一种以顺-1,4-聚异戊二烯为主要成分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,分子式是(C5H8)n,其橡胶烃(顺-1,4-聚异戊二烯)含量在90%以上,还含有少量的蛋白质、脂肪酸、糖分及灰分等。
天然橡胶的物理特性。天然橡胶在常温下具有较高的弹性,稍带塑性,具有非常好的机械强度,滞后损失小,在多次变形时生热低,因此其耐屈挠性也很好,并且因为是非极性橡胶,所以电绝缘性能良好。
天然橡胶的化学特性。因为有不饱和双键,所以天然橡胶是一种化学反应能力较强的物质,光、热、臭氧、辐射、屈挠变形和铜、锰等金属都能促进橡胶的老化,不耐老化是天然橡胶的致命弱点,但是,添加了防老剂的天然橡胶,有时在阳光下曝晒两个月依然看不出多大变化,在仓库内贮存三年后仍可以照常使用。
天然橡胶的耐介质特性。天然橡胶有较好的耐碱性能,但不耐浓强酸。由于天然橡胶是非极性橡胶,只能耐一些极性溶剂,而在非极性溶剂中则溶胀,因此,其耐油性和耐溶剂性很差,一般说来,烃、卤代烃、二硫化碳、醚、酮和脂肪酸对天然橡胶均有溶解作用,但其溶解度则受塑炼程度的影响,而低级酮、低级酯及醇类对天然橡胶则是非溶剂。
江苏石油化工学院从1990年起用了4年时间对氯化橡胶粘度分级控制、四氯化碳回收等问题进行了研究,其技术特点为:(1)建立了粘度控制的数学模型,使产品粘度控制相对偏差达到了国际水平;(2)四氯化碳的消耗定额为700kg/t。该技术在国内处于地位。然而四氯化碳消耗定额仍然很高,是20世纪80年代国际水平的3~4倍(英国公司的消耗定额为180kg/t)。虽然取得了很大进展,并于1994年在江苏和扬州建成了2套装置,但运行效果并不理想。1995年联合国执行《蒙特利尔议定书》对四氯化碳使用要求进行限制,导致开发四氯化碳的替代物或氯化橡胶新工艺已成为当务之急。国内四氯化碳的替代物研究近几年没有多大进展。
只有安微省化工研究院开发了500t/a规模水相法氯化橡胶技术,尚未工业化生产。据有关分析,近年来,我国氯化橡胶的年需求量在1万t以上,目前,我国国内氯化橡胶总生产能力大约为2500t/a,实际产量不足1000t/a,因此,大力开发氯化橡胶这一产品是非常必要的。浙江水相法氯化橡胶的性能已达到同类溶剂法氯化橡胶的水平,而且价格要低10%左右。
色母是20世纪60年代开发的一种塑料、纤维的着色新产品,它是把颜料超常量均匀的载附于树脂中而制得的聚合物的复合物。色母主要组成为着色剂、载体、分散剂三部分。
据相关资料获悉,亚洲地区的其他国家对色母的年均需求增长率约7%-9%,可我国对色母的年均需求增长率为20%左右。预计中国将成为色母需求量增长快的市场。特别是彩色和添加母粒,我国要依赖进口。我国已成了亚洲地区色母市场的大生产国和消耗国。我国有330家生产色母的企业,其中塑料级色母厂已经达到了 300家,纤维级色母厂为30家,这些色母生产厂主要分布在福建、广东、山东、浙江、江苏、上海、辽宁、天津、北京、河北等省市。我国色母粒年生产能力在1000吨以上的企业有将近50家,全国色母生产能力为每年30万吨,2001年我国色母的需求量不到12万吨。生产能力严重过剩,导致国内色母行业普遍开工不足,除新建生产装置增速过快,产品订单不足等因素外;其中重要因素是国产色母产品结构单一,品种不全,通用型产品占很大比重,而高浓度和浓度、多功能性色母及细旦纤维用色母所占比重较少。反观色母技术水平较高的国家,颜料、分散剂等原材料品种,已形成了系列化和化产品结构。在品种开发方面,我国色母生产厂家已经开发出了纤维用色母、薄膜用色母、电线电缆用色母、聚烯烃色母、PVC色母、注塑制品用色母。有关认为,未来色母将朝着多功能化、高颜色含量和高技术含量方向发展,色母的发展伴随着对生产技术的提高。
生产方法一:纤维素是世界上蕴藏量丰富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,生产原料来源于木材、棉花、棉短绒、麦草、稻草、芦苇、麻、桑皮、楮皮和甘蔗渣等。我国由于森林资源不足,纤维素的原料有70%来源于非木材资源。我国针叶材、阔叶材的纤维素平均含量约43-45%;草类茎秆的纤维素平均含量在40%左右。纤维素的工业制法是用亚硫酸盐溶液或碱溶液蒸煮植物原料,主要是除去木素,分别称为亚硫酸盐法和碱法。得到的物料称为亚硫酸盐浆和碱法浆。然后经过漂白进一步除去残留木素,所得漂白浆可用于造纸。再进一步除去半纤维素,就可用作纤维素衍生物的原料。
生产方法二:用纤维植物原料与无机酸捣成浆状,制成α-纤维素,再经处理使纤维素作部分解聚,然后再除去非结晶部分并提纯而得。
生产方法三:将选好的工业木浆板疏解,然后送入已加1%~10%的盐酸(用量为5%~10%)的反应釜进行升温水解,温度为90~100℃,水解时间0.5~2h,反应结束后经冷却送人中和槽,用液碱调至中性,过滤后滤饼在80~100℃下干燥,后经粉碎得产品。
生产方法四:由木浆或棉花浆制成的纤维素。经漂白处理和机械分散后精制而成。
黄原胶是目前国际上集增稠、悬浮、乳化、稳定于于一体,性能的生物胶。黄原胶的分子侧链末端含有丙酮酸基团的多少,对其性能有很大影响。黄原胶具有长链高分子的一般性能,但它比一般高分子含有较多的官能团,在特定条件下会显示特性能。它在水溶液中的构象是多样的,不同条件下表现不同的特性。
1、悬浮性和乳化性
黄原胶对不溶性固体和油滴具有良好的悬浮作用。黄原胶溶胶分子能形成超结合带状的螺旋共聚体,构成脆弱的类似胶的网状结构,所以能够支持固体颗粒、液滴和气泡的形态,显示出很强的乳化稳定作用和高悬浮能力。
2、良好的水溶性
黄原胶在水中能快速溶解,有很好的水溶性。特别在冷水中也能溶解,可省去繁杂的加工过程,使用方便。但由于它有的亲水性,如果直接加入水而搅拌不充分,外层吸水膨胀成胶团,会阻止水分进入里层,从而影响作用的发挥,因此注意正确使用。黄原胶干粉或与盐、糖等干粉辅料拌匀后缓促加入正在搅拌的水喂,制成溶液使用。
3、增稠性
黄原胶溶液具有低浓度高粘度的特性(1%水溶液的粘度相当于明胶的100倍),是一种的增稠剂。